读后必有新的感悟
静思者,心之澄明,神之内守也。夫静者,非谓寂然无声之谓,乃心无杂念,神不外驰之谓也。思者,心之所动,志之所向也。静而后能思,思而后能得,此所以为学之要道也。
古人云:“致虚极,守静笃。”言心之虚灵,静而能笃,则万物之来,皆出于自然,而无所容心。此静思之妙用也。夫心之纷扰,由于念之不纯;念之不纯,由于志之未定。故学者当先定其志,而后能纯其念;纯其念,而后能静其心。心静则神清,神清则气爽,气爽则智明,智明则万物皆出乎其中矣。
静思之时,心如明镜,物来则照,物去则空。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是之谓也。思者,心之官也,心之官则思。思者,心之动也,心之动则神随。神随则气聚,气聚则精凝,精凝则形固,形固则神全。神全则无所不通,无所不化矣。
总之,静思者,所以澄心明志,凝神聚气也。能静思,则心无杂念,神不外驰,而学问之道在其中矣。学者当于此用功,则进道有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