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月17日,丹麦发现34只貂感染,首次在水貂养殖场检测到新冠病毒。随后,1万多只貂被杀死。
2
6月18日,第一例水貂养殖业人士确诊。
3
7月—9月,第3家养殖场超过50%的水貂感染。后陆续发现多家水貂养殖场感染。
4
9月4日,在3个养殖场发现“貂变异病毒”由貂传人。
5
9月18日—10月1日,丹麦血清研究所和哥本哈根大学报告认为,有证据表明“貂变异病毒”已形成人类传播感染链。水貂饲养员面临的感染风险高于医护人员。丹麦政府决定捕杀约100万只感染水貂。
6
10月,76个水貂养殖场感染,150多名水貂养殖场人员确诊。
7
11月4日,首相发布全国“杀貂令”。丹麦已有207个水貂养殖场感染。
8
11月10日,丹麦议会紧急处理一项法律提案,旨在使当局能够合法地宰杀健康的水貂。现行可用来命令宰杀水貂的法律只适用于受感染的水貂以及距离感染区半径不到7.8公里内的水貂。
为什么貂变异新冠病毒特别值得警惕?
丹麦血清研究所的专家考尔·莫尔巴克表示,病毒进入不同的生物系统,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病毒突变。尽管新冠病毒之前已突变很多次,但是一旦病毒从动物传到人,就容易出现问题。
丹麦血清研究所报告显示,丹麦一共发现5种不同的貂类变异新冠肺炎病毒,其中名为“cluster 5”的病毒引发担忧,因为它对即将到来的疫苗不太敏感,且有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的风险。
变异病毒能抑制疫苗效力吗?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言,现在得出变异新冠病毒会抑制疫苗效力的结论为时过早。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令人担心的是,水貂这样的哺乳动物是很适合新冠病毒的动物宿主,新冠病毒可能在这些物种内逐渐变化。
现有证据显示,变异后的新冠病毒行为并无不同,只是在具体特征上可能有轻微区别,但仍是同一种病毒,其具体影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确定。
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路璐
审核:张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